杨以涵 生于1927年,系辽宁铁岭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工业学院电机系。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专业研究生毕业。1978年被评为教授,1984年被学院确定为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的"电力系统的控制与安全经济运行"学科带头人。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电机电力分组)成员。1988年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评为电机工程优秀科技工编辑。199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电工学科评审组成员。
杨以涵教授于1972年参加主研"大功率单匝绕组电炉变压器",为设计和制造该类特种变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1977年12月他研制了"防铁磁振电压互感器",解决了北京和保定等变电所的磁铁谐振问题.荣获华北电管局科研成果奖.1987年12月他主持引导的"ML--1小电流接地微机选线装置"通过鉴定,此成果圆满解决了电力系统中小接地选线问题.1988年"可控硅无功电源(SVG)技术原理和实验"获得水利电力部授予的二等奖.1989年杨教授撰写的"人工智能在电力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调度安排的专家系统"论文及"编写变电所侧闸操作票的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的论文分别被河北省电机工程学会评为二,三等奖。
(《铁岭市志》)